刍议三伏天灸疗法(一)

 

天灸又称发泡疗法,首见于南北朝时期宋宗懔《荆楚岁时记》,是中医灸治疗法中非火热灸法中的主要方法,从广义上讲属于现在的『穴位敷贴疗法』。天灸疗法是中医传统的外治疗法,是借助药物对穴位的刺激,使局部皮肤发红充血,甚至起泡,以激发经络、调整气血而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。

 

三伏天灸是在三伏天时进行天灸治病的方法,是中医时间医学、针灸学与中药外治相结合的一种疗法。为何要选在『三伏天』进行?所谓『伏』,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在地下的意思,每年有三个伏,从夏至开始,依照干、支纪日的排列,第三个庚日为初伏,第四个庚日为中伏,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,庚日每十天重复一次。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,即中医所说的『阳气最旺盛』的时候。这时气候炎热,人体腠理开泄,选择此时在特定的穴位上贴敷特殊调配的药物,则药物容易由皮肤吸收进入穴位经络,通过经络气血的运行作用,达到温经散寒,疏通经络,借以调整脏腑功能,增强抗病能力,既可改善临床症状,又可提高机体免疫力,旨在使『正气存内,邪不可干』以防冬季发病。这种作用通常不仅仅是穴位、药物功效简单的叠加,而是几种治疗因素之间相互影响、相互作用和相互补充,共同发挥的整体叠加,因而能取得在通常情况下单纯用药或针灸所不能达到的疗效。

 

 

以上资料只供参考,请咨询注册中医师再作相应选择为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