據《中華醫學論壇報》報道,目前腦卒中的發病在我國約佔第二位,年齡逐漸年輕化,且存活者中50%一90%遺留有癱瘓、失語等嚴重殘疾,使患者的生存能力和生活質量受到嚴重影響,同時也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負擔。那麼,如何將腦卒中的致殘率降至最低?如何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和自理能力?對於中風後遺症的治療,目前最為常用、較有效的方法是以針灸療法為主,配合藥物治療、康復功能治療、健康教育以及營養支緩等綜合方式。
針灸作為傳統醫學治療腦卒中的主要方法之一,其療效已為長期的臨床治療實踐所肯定。現代醫學研究也表明,針刺的介入,能夠使腦的氧代謝改善,腦血流增加以及血糖的供應增加,保護中樞神經元,減少腦神經元的凋亡;通過改變外周刺激的輸入,還能促進大腦皮質功能區的可塑性重組,激活大腦固有的神經通路,進而減少致殘率,促進中風後遺症(如腦卒中後偏癱、語言不利、二便功能障礙、吞咽困難、血管性癡呆、抑鬱、癲癇、肩一手綜合征等)患者的康復。
中風後,多數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肢體運動功能障礙,而恢復運動功能是患者最迫切的願望。針灸在恢復肢體運動功能方面療效肯定,長期以來為廣大患者所接受。隨著現代康復醫學對偏癱本質認識的突破,針灸對本病的治療亦形成了一套較完善的分期治療方案。
- 軟癱期(Brunnstrom Ⅰ、Ⅱ期):此期患者多臥床,患肢多呈弛緩性癱瘓,針灸治療可選用陽明經穴位,並對症配穴,加用電針,以提高患肢的肌力和肌張力,為後續的功能鍛煉做準備。
- 痙攣期 (Brunnstrom Ⅲ期):此期患者肌張力逐漸增高,選穴應注意盡量避免刺激優勢肌群,以免引起患肢肌張力過高,可採用拮抗肌取穴,並加用傳統頭針療法、三針療法、病灶定位圍針法等。
- 相對恢復期、後遺症期(Brunnstrom IV期以上):此期多由正氣虧虛,脈絡瘀阻,筋脈肌肉失養所致,治宜標本同治、虛實兼顧,治療可在取陽明經基礎上,加用補虛扶正的穴位和中藥進行治療。
以上資料只供參考,請諮詢註冊中醫師再作相應選擇為宜。